雅味素食

Monday, December 03, 2007

素食:齋口又齋心

素食:齋口又齋心

在各種各樣的另類飲食文化中,素食主義(Vegetarianism)的發展最成熟、說服力最強,資源最豐富,參與人數最多,影響力最大。大家準會發覺,身邊常有三兩個素食者,或試圖素食的「前素食者」或放棄素食的「後素食者」。

1992年,我寫了一本叫《素食宣言》的小書,那時茹素了幾年,利用下班時間,在八個星期內寫成該書。彈指15年,該書理應被人遺忘,但辰時卯時,都有人跟我提起該書,彷彿告訴我:該書曾貢「獻」過「世」界,也間接告訴我,15年來,素食運動已經在香港落地生根。

小書出版後,有一趟,有一對孖生華人姐妹,從英國來放暑假,因為英國沒有陽光海灘,我們便去港島南區的海灘游泳。她們有點像2R,穿了三點式泳衣,令整個海灘騷動。和她們去吃東西,要吃素,才知道她們是「胎裡素」(即父母親都是素食者,在母親肚內已開始吃素)。她們的美麗,一半是源自遺傳,另一半是因為素食。

她們說,英國有三成的人口食素,素食者響影力很大,正發起一項運動,要求立法規定食肆必須提供素食,即食肆如沒有素食選擇,便觸犯法律。這項運動後來沒有成事,大概是違反了自由市場原則,但已表現了素食運動的力量,我們可以稱之為V-Power(素食力量)。

香港素食運動的雙重性格
素食運動發展的指標之一,是齋舖數目的增減——大部份人仍是分辨不出或改不了口,叫「食素」是「食齋」。現階段的香港素食運動,大概起始於二十多年前,香港第一代接受過西方教育的綠色人士回歸,開始提倡新紀元素食,與傳統中國齋素傳統結合,抗衡主流雜食文化,由批判到改造,是近四分一世紀香港飲食文化最戲劇化的一頁。

由於這種歷史背景,使香港素食運動具有鮮明的兩面性。一方面,是按華人社會相信業力因果報應而持齋戒殺,視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;另一方面,是西方文化的「地球關懷」,追求個人與全人類淨化的新人道主義,傳統與現代的結合,使香港雖麻雀雖小,卻五臟俱全。

素食是「可持續退卻」

從精神層次來說,素食已不僅是個人飲食習慣的轉變,更是社會集體靈性的「轉檔」(像電腦軟件更新版本)。在宏觀層面,綠色思潮相信,與其說素食運動是追求人類文明的「可持續發展」(Sustainable Development),不如說是面對全球生態災難的策略性「可持續退卻」(Sustainable Restreat)。

原來,素食主義有鮮明的「還原主義」(Reductionism)色彩,即是說,茹素是要從過度發展與過度消耗的現代飲食工業文明中退卻,回復清淨簡單貼近自然的飲食方式。這套思想又相信只要一個人發心茹素,不管什麼原因,都也會產生「蝴蝶效應」,為世界帶來改變。

素食主義者普遍相信人類本來是吃素,所以素食只是回復人類本來飲食習慣——人類的四肢構造與消化系統,都證明人類本來是素食。

中國人的「菇愛」與「仿葷」

中式齋食有兩大特色:一是大量使用菌類菇類入饌(相對而言,印度素食是無菌無菇類素食),我們稱為「菇愛」,使華人素食者分成認為吃菇有益的「愛菇者」,與認為吃菇有害的「拒菇者」。

另一是仿葷,以素食食材模仿肉食口感與味道,例如用冬瓜仿製東坡肉,冬菇莖仿羊肉,神乎其技,幾成國技。但要仿葷,便常要用雜食烹調的多油多鹽,這種毛病近年已見改善,但又衍生出一些加工食材的問題。

這與中式素食起源自寺廟齋菜有關,明清時代,江南至嶺南一帶寺院,為了吸引與方便香客善信,多在寺中開設香積廚待客,拜佛與吃齋是連體活動,甚受本來是雜食的普羅大眾歡迎。

居住於城鎮的佛教徒,為弘法與謀生,會經營富有宗教色彩的素食食肆,食肆也成為另類宗教中心,輾轉經歷民國時代,如杭州的靈隱寺,上海有功德林,香港的大嶼山寶蓮寺,齋菜都很聞名。

東西方素食文化不同

中國大陸文革時代,傳統宗教飽受衝擊,寺院被毀,僧侶被迫還俗,素食者被迫吃肉,盛行了千年的中國素食傳統,幾被消滅,只留下兩支,一支在台灣,因宗教熱情與商業因素,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加工食材,等待「反攻大陸」;另一支留在香港,艱苦經營。

到了1990年代,中國素食運動重新起步,據點仍是宗教,各地先以開發旅遊業資源,後來是要建設和諧社會的佛寺或道觀,使中國素食除了養生食療外,仍充滿濃厚宗教氣氛的齋菜傳統,得到復興。

相對而言,從西方傳入的素食文化,宗教色彩便遠較淡薄——像印度素食,但你毋須禮拜印度教諸神,仍可以享受咖喱雜菜、豆餬或黃薑飯。

許多人以為無肉的雜菜沙律,是西方或現代素食運動的象徵,其實,現代素食運動遠比單純的「禁肉主義」或「純菜主義」複雜,通過幾十年的摸索,它逐步結合「營養學」、「另類(非西醫)治療」、「有機」、「反食物加工」與「反基因改造」等新食材選擇原則,發展成一種獨立於傳統飲食文化的「新食飲供應鏈」。

又哄又嚇叫人吃素

二、三十年來的另一發展,是烹調技術的研究與食譜的累積。

素食一向被詬病或遭雜食者抗拒的,是素食不好吃。「好不好吃」是抽象的感覺,素食者認為美味,雜食者會覺得味同嚼蠟,流於偏食。反過來說,素食者認為雜食不健康、易病又不環保。

雜食仍是主流,雜食者不會去引誘素食者回歸,但素食者則孜孜不倦,希望雜食者「皈依」;他們對此有兩種策略,一是仿葷,中國人做得很成功,但牽涉兩個問題,一來食者雖沒吃肉,但意識上未離嗜肉,齋口唔齋心,而且,又帶來前述的食材加工的問題。

另一策略,是提升烹調技巧與水準,玩感官工程,但烹調不僅是玩技巧,還要講究天分,能否吸引雜食者,則較難把握。

當然,雖然人人都曉得說「食素有益」,但有素食者認為,最有效的方法,仍是一味靠嚇,就是宣揚吃肉的因果報應,會下地獄——假設雜食者會接受宗教信仰;但是如果對方不信,便產生不了作用。

□趙來發
(原載《明報》)
(轉載自香港素食會《茹素》第143期,2007年12月號)
http://www.vegsochk.org/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